
中国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严重,汽车除甲醛空气治理急需进行。 随着2012年底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中国政府也将环境污染问题列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绿色环保已经作为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就在人们对空气质量的了解逐渐加深的同时,汽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却还没有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次针对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活 动中,测试结果显示在接受测试的1,175辆汽车中,仅有52辆汽车在所有项目都达到标准,占所有检测总数的6.18%。1998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 Leung教授对静止状态下车内外的污染物浓度做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在静止状态下,汽车内的污染物浓度远远超出了车外的浓度。通过这些调查研 究的结果发现,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车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汽车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车内空气污染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室内空气污染的独有特征。首先,汽车的密闭性很强,在多数情况下门窗关闭,不利于有害气的扩散。 其次,汽车玻璃门窗所占面积较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车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在高温环境下,车内零部件及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更容易挥发出来。另外,车 内空间有限,较高的人口密度又加重了车内空气污染。
车内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汽车内饰件:汽车在生产过程中,其内饰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粘合剂,这些内饰件会往空气中释放VOC(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发动机运转: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之后,不仅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发动机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3)自备装饰物:乘员摆放在车内的一些劣质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会增加车内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源。
车内空气所含的有害物质超标会给车辆使用者带来各种健康危害,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乘员的生命安全。例如,车内空气中甲醛超标会导致头晕、乏力、 喉咙不适;长时间处于含苯浓度较高的环境有可能会引发白血病;甲苯和二甲苯的超标会导致障碍性贫血、生殖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